来源:南方科技大学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郑智平课题组在碲基稀土团簇的构筑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原子级精确的碲基稀土半导体团簇(Atomically Precise Semiconductor Clusters of Rare-earth Telluri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Synthesis杂志上。稀土碲化物作为一类新型先进功能材料,展现出丰富的磁、电、热电、磁性半导体、电荷密度波等性质。然而,这类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受困于两大挑战:一是缺乏方便且普适的制备方法,高纯度、大批量的制备稀土碲化物是比较困难的;二是缺乏对于材料电子结构的深入了解。针对以上挑战,郑智平团队设想通过构筑碲基稀土团簇来实现对稀土碲化物的制备和深入研究。团簇是连接分子和块体材料之间的重要桥梁,对原子级精确团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材料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作为前驱体合成高纯度、高结晶性且组成可控的稀土碲化物材料。基于此设想,郑智平团队通过使用KC8作为还原剂还原单质碲,合成了五例等构的稀土碲化物团簇[(Cp*RE)6(Te)3(Te2)2(Te3)] (Cp*:五甲基环戊二烯; RE?=?Y, Gd, Tb, Ho, Er)。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此类团簇中不仅含有已知的Te2-以及Te22-阴离子配体,团簇核心结构内部同时还含有一种未曾报道过的线性三碲Te...
发布时间:
2024
-
04
-
17
浏览次数:103
来源:包头稀土研究院2024年3月26-28日,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牵头,联合昆明理工大学等行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主办了“2024中国有色金属智库滇池论坛”。论坛以“科技引领创新形势绿色发展”为主题,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有色金属智库行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分析汇总“双碳”目标下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学术创新成果,探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新趋势,交流科学发展新理念,分享技术发展新进展,助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丁文江院士、毛景文院士、沈政昌院士及加拿大工程院刘清侠院士参加并做了主题报告。大会共分设4个分会场,稀土院稀土火法清洁冶金团队负责人刘玉宝作为“稀土冶金专题分会场”主席,并在会上做了“高品质稀土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报告,报告系统的阐述了稀土火法冶金的发展历程及产业现状。重点讲述了在制备系列稀土金属、稀土合金及靶材方面的相关研究。团队成员张全军和黄海涛分别做了“金属钆及钆合金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与“氟化物熔盐体系电解法制备钐铜合金的研究”报告,重点讲述了团队近几年在制备金属钆/钆合金及钐铜合金新技术。会议中,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火法清洁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同时团队负责人刘玉宝获得第五届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优秀总(副)工程师”。近几年,稀土火法清...
发布时间:
2024
-
04
-
16
浏览次数:95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蔡传兵教授团队联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刚教授团队,通过纳米异质相的可控制备和量子磁通的有效钉扎,进而大幅度提升了YBa2Cu3O7- (YBCO)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磁场中的性能。相关研究结果在最近出版的国际高水平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Flux Pinning of YBa2Cu3O7- Superconducting Coated Conductors via BaHfO3 Nanocrystal Addition Using Multistep Film Growth Method”的研究论文。上海大学物理系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2021级博士生黄荣铁为第一作者,主要作者包含蔡传兵教授、王刚教授、刘志勇副教授,博士后陈静,其中理学院博士后陈静和蔡传兵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超导体的混合态中包含量子磁通涡旋,如何通过纳米异质相钉扎磁通涡旋,进而有效提升高温超导体在强磁场中的载流性能,这一直是超导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难题。我校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实用超导合作组的发起单位之一,长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等离子体所、西北有色研究总院、中船重工和上海电缆所等单位合作,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
发布时间:
2024
-
04
-
16
浏览次数:90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零功输入的辐射制冷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具有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优势,陶瓷成为辐射制冷领域的主流材料选择之一。然而传统陶瓷在功能一体化方面有所欠缺,其不能兼具“大气窗口”(ATW:8-13 μm)高发射和近红外(NIR:0.7-2.5 μm)太阳光高反射性能。已有研究表明掺杂固溶手段可提升ATW发射能力,但同时会降低禁带宽度,弱化NIR反射能力。高熵新设计理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掺杂改性策略的局限性,为材料开发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4f5d电子结构,在红外反射以及发射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优势。因此,结合多组元熵调控理念以及稀土元素的优势,有望实现对材料发射和反射性能兼容性的调控。基于此,以国家“双碳”战略重大需求为牵引,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杨帆课题组率先开发了新型高熵稀土锡酸盐辐射制冷陶瓷材料。本项工作首次报道了通过多组元熵调控的设计策略,选择较大半径和质量差异的稀土离子来有效增加固溶材料的晶格畸变效应以及鸡尾酒效应,在有效提高材料的大气窗口发射率的同时,可维持大的禁带宽度以保持高的近红外太阳光反射率。对标已报道的元素设计类辐射制冷材料,新设计的高熵稀土锡酸盐陶瓷在大气窗口发射率(91.38%~95.41%)、近红外太阳光反射率(92.74%~97.6...
发布时间:
2024
-
04
-
15
浏览次数: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