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大学物理系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5.5PS4.5Cl1.5具有锂离子电导率高(≈10 mS/cm)、机械加工性能优异、与金属锂负极的化学兼容性良好等优点,是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最具潜力的候选电解质材料之一。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0.5-1 mA/cm2),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锂枝晶穿透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导致电池短路的问题依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通常被归因于如下的一系列过程:锂在电解质表面的不均匀沉积导致局域位点的电流密度过高,进而引发电解质裂缝的形成,沉积的锂通过这些裂缝向对电极渗透最终导致电池短路。在这一基础上,为了更清晰且具体地理解锂枝晶造成电池短路的整个过程,以下几个问题亟待得到解答:(1)锂在电解质开放表面(无外部压力)的本征沉积行为是怎样的?(2)裂缝中的自由空间如何影响锂在其中的生长行为?(3)锂在电解质开放表面(自由空间)与电解质内部裂缝(受限自由空间)中的生长行为有何异同?最近,清华大学物理系张跃钢课题组通过设计构建一系列模型固态电池(基于探针电极的固态电池、基于可阻隔应力的集流体的固态电池、基于人工预构建固态电解质裂缝的固态电池),并结合非原位/原位的显微学与谱学表征手段,对金属锂在电解质开放表面与内部裂缝中的生长行为与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自由空间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在电解质开放表面(自由空...
发布时间:
2025
-
02
-
13
浏览次数:194
来源:自然资源部据Mining.com网站报道,阿皮亚稀土和铀公司(Appia Rare Earths & Uranium Corp.)宣布,其在巴西戈亚斯州的卡舒埃里尼亚(PCH)项目钻探证实存在高品位的碳酸角砾岩稀土矿体。在靶区IV西南延伸带发现的角砾化碳酸岩侵入体部署的三个金刚钻孔见到了高品位的稀土氧化物(TREO)、铌氧化物(Nb2O5)和磷氧化物(P2O5)。公司首席执行官汤姆·德里瓦斯(Tom Drivas)称,首批金刚钻孔结果出乎意料,可以排在2024年全球10大稀土矿钻探成果的2、3、4名。主要见矿情况为:◎PCH-DDH-002孔从地表开始见矿150米,TREO品位1.14%,Nb2O5品位0.12%,P2O5品位2.76%。其中:○在37米处见矿12米,TREO品位2.54%,Nb2O5品位0.21%,P2O5品位9.52%;○在81米深处见矿20米,TREO品位1.75%,Nb2O5品位0.13%,P2O5品位2.8%;○在132米深处见矿18米,TREO品位2.03%,Nb2O5品位0.14%,P2O5品位2.29%;◎PCH-DDH-003孔从地表开始见矿147.7米,TREO品位1.69%,Nb2O5品位0.18%,P2O5品位3.26%。其中:○从地表开始见矿58米,TREO品位2.19%,Nb2O5品位0.26%,P2O5品位5.1...
发布时间:
2025
-
02
-
12
浏览次数:187
来源:铁合金在线近日,题为“Rare earth elements and yttrium in Chinese coals: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的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论文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单位完成,通讯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娜教授。该研究通过对中国64个煤矿的888个煤样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煤炭中稀土元素和钇的分布特征及其经济开发潜力,为稀土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稀土元素和钇(REY)是现代高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广泛应用于永磁体、电池、催化剂和荧光灯等领域。随着全球向可再生能源和去碳化的加速转型,REY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传统矿石中的REY资源逐渐枯竭,导致其供应日益紧张。近年来,煤炭作为一种潜在的REY新来源受到关注。尽管如此,中国煤炭中REY的分布和经济开发潜力尚未得到全面评估。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煤炭中REY的分布规律,探索其作为REY回收资源的潜力,为实现REY的可持续供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团队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Dunn检验和自组织映射(SOM)算法,对中国煤炭中REY氧化物的潜在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预测。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中国...
发布时间:
2025
-
02
-
12
浏览次数:127
来源:X-MOL研究背景铅钙钛矿因其卓越的发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有结构简单、发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势,且温和的反应条件和简短的合成流程使其成为光电器件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掺杂后可实现发射的可调谐性。然而,铅基材料的毒性和低稳定性对其发展构成了极大限制。无铅钙钛矿和金属卤化物纳米颗粒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铅钙钛矿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Cs?AgInCl?、CsEuCl?等无铅钙钛矿,通过引入稀土离子,拓展了发光应用范围,从可见光延伸至近红外光区,三价稀土离子的多样性发射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潜在应用。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发光量子产率较低、颜色纯度不足,以及水的稳定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尽管稀土钙钛矿因表面致密配体的?;ざ硐殖鱿喽越虾玫奈榷ㄐ?,结构不易在水中塌陷,但这一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稳定性问题。因此探索提升钙钛矿材料性能的方法和策略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概述近期,上海大学孙丽宁教授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异质结构合成策略,能够显著增强稀土双钙钛矿材料的水稳定性、量子产率及色纯度。该策略采用改良的热注射法,避免了在高温合成过程中钙钛矿的崩解,通过低声子能量和高稳定性的NaLnF4对双钙钛矿表面进行钝化。此外,该研究系统地研究并利用了材料在合成过程中的离子迁移现象,结果表明,双钙钛矿卤化物异质结构纳米颗粒的量子产率最高可提升至纯钙钛矿的7倍;同时,材料合成中常见的离...
发布时间:
2025
-
02
-
11
浏览次数: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