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有色网稀土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兴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是宝贵且关键的战略资源。如何发挥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优势,让稀土企业的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进一步增强我国稀土产业的世界影响力?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出了答案。近几年,包头稀土高新区以项目为发力点,大力推动磁材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体量大、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和好项目,由过去的中低端产品占多数,到现在的中高端产品占绝对优势,形成合金、氢碎、后加工、电镀、检测、装备等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就地配套,实现稀土产业由“工业味精”到“工业黄金”的华丽转身。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主要措施是: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包头稀土高新区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不断促进技术外溢与转移,既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又增强了协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高端稀土产业集群是稀土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在具备产业集群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具有技术先进、组织形态先进、质量品牌先进、生产制造模式先进等鲜明特征,不仅能形成稀土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还能有效降低稀土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更能助推稀土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已累积了一定技术实力,并在生产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我国主要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已达到年均增长15%以上,中高端...
发布时间:
2022
-
06
-
30
浏览次数:16
2022年6月28日下午,中共上海稀土聚氨酯硅酸盐协会联合支部委员会在上海市聚氨酯工业协会会议室召开第一届第十八次全体党员大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吴建思主持,党员许国清、周襄瑶、刘薇,预备党员崔中倪出席本次会议。会上,首先对预备党员崔中倪同志能否按期转正进行了审议,由预备党员本人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入党介绍人和考察鉴定人介绍其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及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经大会讨论,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后,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进行表决,最终全票通过,并一致同意崔中倪同志按期转正成为正式党员。崔中倪同志在表态中表示,非常感谢组织的认可和信任,作为一名新党员,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就要不断提升、强化和优化自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谦虚认真倾响老党员的殷殷嘱托和意见及建议,作为未来行动的指引和实践,在新起点上,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激励自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当好行业协会工作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光荣使命,奋力开创协会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随后进行了联合支部2021年度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会,吴建思书记对本次组织生活的主要情况和流程进行通报,并统一学习了《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相关内容,随后全体党员围绕会议主题逐一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同时对联合支...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9
浏览次数:32
来源:中国有色网 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在晶体级无水溴化镧、无水溴化铈的干法造粒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具体研发的创新点来自北京玻璃研究院教授张明荣的反馈意见。张明荣曾反馈,现有粉末状晶体级无水稀土卤化物产品,不利于行业下游应用厂商使用,需要进行造粒与高规格封装处理。“北京玻璃研究院是我院晶体应用市场推广阶段的客户,对北京玻璃研究院的反馈意见,我院立即成立闪烁晶体用无水溴化镧造粒封装工艺国产化研发项目组,项目组通过预定计划,引进、安装、调试了实验所需设备,通过前期实验,证实干法制粒工艺对无水稀土卤化物的吸潮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技术人员张瑞森表示,此次实验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稀土光功能晶体市场的话语权。稀土光功能晶体研发势在必行所谓“光功能晶体”是指与光现象相关联的晶体,主要有光学晶体、非线性晶体、闪烁晶体等。“这些晶体的应用不仅涉及简单的光学现象,光与电、声、磁等的相互作用,还涉及到与强激光有关的非线性效应,光的受激发射以及光-光转换等。”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科研管理部部长李璐说。谈到各种晶体的应用范围,李璐坦言,光学晶体主要用于光学仪器中的透过窗口、棱镜、透镜、滤光和偏光原件等;非线性晶体是对于激光强电场显示2次以上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可用来对固定频率的激光通过倍频、和频、差频或光学参量放大等过程转变为不同频率...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9
浏览次数:8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成果以“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Early diagenetic control on the enrichment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deep-sea sediments)”为题,于2022年6月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03026、41606048、91958202、42002085、 42072324、41625006、41890824)等资助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邓义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庆军与天津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单位合作,以深海稀土循环为切入点,在深海稀土富集机制及稀土元素古环境示踪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Early diagenetic control on the enrichment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deep-sea sediments)”为题,于2022年6月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54...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9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