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稀土产业链 景气度全线升温 上下游共促良性循环
日期:
2022-08-29
浏览次数:
14
站在白云鄂博矿区主矿体一侧的观景台上,全世界最大稀土矿的主采场尽收眼底:巨大的露天矿坑呈透镜体,宛如聚宝盆矗立于矿山之上。沿着坑体往下看,蜿蜒的移动坑线时而整齐排布,时而迂回延展。而在这些曲折环绕的坑线周围,缓缓移动的矿车宛如蚂蚁穿行——珍贵的稀土原料,便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原料除渣、除铁、烘干、焙烧、粉碎、粉体精密分级……在白云鄂博矿区南部120多公里的包头稀土高新区里,包头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稀土抛光粉。据介绍,这种应用于精密光学仪器玻璃、集成电路基板玻璃等制品的抛光材料,市场反应良好,产品供不应求。稀土被称作“工业维生素”,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多年来,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稀土各种品级和各类规格产品的国家。近年来,乘着“双碳”和新兴产业大发展的东风,中国稀土产业链正快速崛起,产业链各环节的规模、质量显著改善。一方面,稀土逐渐告别“土”的价格,其价值和应用规模不断升级;另一方面,稀土永磁材料等下游产品供不应求,在终端应用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趋势清晰,上下游正在形成供需良性循环。国内稀土产业链迎来高速发展期,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主引擎。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重稀土元素,可使一块儿3厘米×2厘米大小的稀土永磁体耐温等级达到150℃。用这样的100片稀土永磁体、约2至4公斤,即可组成一台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这是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稀土产品应用方面的一大创新。据天和磁材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董义介绍,通过重稀土扩散技术和独特的产品原料配比,生产稀土永磁体过程中的重稀土用量从原有占比4%以上降低到了1%至2%。批量下线的钕铁硼稀土永磁体稳定可靠、抗退磁能力强,受到市场青睐,来自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急剧增长。“稀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在电、磁、声、光、热等领域都有独到的应用?!敝泄蒲г涸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还是无人机,它们都需要动力、转动和平动、信息探测和传输,这都离不开稀土独特的电、磁、光等基本属性。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近几年国内稀土产业链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据招商证券统计,2015年至2020年,国内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增长46.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8%。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稀土磁材发展的主引擎,据统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四类需求占高性能钕铁硼消耗量的64%,而2018年这四类需求占比仅为39%。稀土产业链的高景气度在今年上半年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可见一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18时,市值前三的稀土上市公司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五矿稀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实现54%、148%、80%。12家磁材企业中,有10家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最高增速达251%。盛和资源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增长148.14%。公司表示,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环保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稀土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向好,上半年镨钕类产品均价同比上涨80%。金力永磁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10.51%;扣非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25.05%。金力永磁称,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10.58亿元,同比增长233.76%。多家上市公司均在半年报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极有可能是未来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爆发点。中信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电发电等产业将继续推动钕铁硼需求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境内、境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分别拉动6万吨、7.8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36万吨以上。促进稀土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引导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稀土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稀土。随着终端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快速发展,稀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部分稀土价格也“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稀土磁材产业链共同打造供需良性循环成为行业共识。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稀土产品价格不断攀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下旬,稀土价格指数一度达到431点,创历史新高。某稀土磁材协会主要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正常情况下,大型磁材企业往往会留半年左右的稀土库存,用于生产储备。去年下半年以来,稀土价格居高不下打击采购积极性,绝大多数企业库存偏低,甚至影响到生产。今年三季度以来,稀土价格不断回落,下游企业压力有所缓解。然而,一边是供给有限的稀土原料,另一边是蓬勃增长的磁材产品订单,如何缓解上下游供需错配仍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监管层、企业、市场等各方积极发力,强化稳价保供、努力疏通产业链上下游的难点、堵点。最新的稀土总量控制指标有了显著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8月17日发布了今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据统计,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幅均为25%,增速逐年递增。业内普遍认为,开采、冶炼分离指标明显增长,有利于充分满足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终端产业的需求。“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完善稀土总量指标管理,规范各类资源加工利用,提升尾矿资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日前表示,促进稀土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引导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久前召开的第五届白云鄂博资源战略研讨会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勘探投入,彻底摸清“家底”。要提升稀土元素的平衡性利用,加大镧铈利用、中重稀土开发利用的力度,加强铌的选矿分离等攻关研究。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据包钢集团介绍,面对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集团在严格执行国家稀土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推进稳价保供。例如,开设专场挂牌交易平台,冶炼分离产品全部上线交易;在保障原有渠道市场销售的同时,持续通过稀交所平台向磁材生产企业投放镨钕金属等。而对下游磁材企业而言,应对原料涨价压力,做好降本增效是一篇大文章。多家磁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会采用缩短备货周期、应用协议采购、调整产品价格、提高生产工艺、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进行成本调控。积极推进铈铁硼磁材研发和生产是近年来受到广泛认可的降本路线之一。近年来,镨钕系稀土产品价格高企,带动钕铁硼磁体成本上行。在稀土资源中,铈元素比镨、钕等元素资源更丰富、价格更低廉,因而铈铁硼作为钕铁硼的替代品,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中科三环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铈铁硼磁材的研发和生产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成功应用到声学元件中,并取得批量订单。不过,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对磁材综合性能的要求比较高,相关的铈铁硼材料暂时还达不到要求。未来,上下游厂商仍需要密切配合,推进铈铁硼研究探索。正海磁材证券部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积极进行铈铁硼磁材的研发和生产,并已实际应用到产品上。由于存在较长的下游认证周期等因素,目前铈铁硼对钕铁硼的替代只在某些细分领域才能实现。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4
-
22
点击次数:
10
来源:X-MOL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核能因其可持续性、低碳排放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及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其中239Pu和235U裂变释放的放射性碘同位素(129I和131I)因具有气态迁移性强、生物毒性显著及放射性持久等特性,对生态环境与公共健康造成了长期的风险。因此,开发兼具高效碘吸附能力与稳定储...
2025
-
04
-
22
点击次数:
10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被动元件,在滤波、旁路、整流、耦合、阻断、电源供应和转换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制造、医疗设备、科学研究、新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建设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对高能量脉冲电容器的性能提出了日益严苛的要求。常见电容器类型包括薄膜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固态铝(或钽)电解电容器。其中,薄膜电容器凭借其高击穿场强和高频特性,在高能量脉冲应用中占据...
2025
-
04
-
21
点击次数:
34
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CIGS)叠层太阳电池因其兼具钙钛矿优异的光电性能和CIGS出色的机械柔韧性,在轻质柔性化光伏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体系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粗糙的CIGS底电池表面会导致钙钛矿活性层难以实现均匀覆盖,同时传统自组装单分子(SAMs)空穴传输材料易发生团簇和界面脱附现象,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叠层器件(尤其是大面积器件)的光电...
2025
-
04
-
21
点击次数:
24
来源: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近日,我院光场调控与智能光子学团队在利用光镊揭示钙钛矿量子点荧光抑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被《Langmuir》(中科院二区)期刊接收发表,题为" Force-Induced Luminescence Suppression in Colloidal Clusters Revealed by Optical Tweezers"。钙钛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