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空降附近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王红明教授课题组在稀土催化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 2024-10-10
浏览次数: 42
来源: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红明教授课题组在稀土催化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f-π* Back Bonding Orbital Induced by Lutetium-Based Conducting MOF Promotes Highly Selective CO2 to CH4 at Low Potential ”为题发表于化学领域顶级TOP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 16.6)。南昌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是我校余福清博士、张光耀,博士研究生舒敏兴为共同作者,王红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是我校化学学科近年来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稀土催化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
该成果利用江西丰富的稀土资源,通过可再生电力将CO2和H2O电催化还原转化为化学燃料,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和可再生能源储存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特别是在碳氢化合物生产领域,因其广泛的用途和高能量密度而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然而,由于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多步骤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的复杂性,在生产碳氢化合物的同时实现高选择性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现有研究表明,铜基催化剂具有产生高价值碳氢化合物的巨大潜力,近年来人们对铜基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然而,考虑到铜基催化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产物的复杂性,其单一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较低。因此,探索非铜基金属催化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研究,尤其是引入稀土元素的催化剂,对于更深入地研究二氧化碳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王红明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利用高共轭氧配位体(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基苯, HHTP)和稀土位点结合形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来快速筛选各种镧系稀土元素,以选择还原CO2为CO/CH4的路径。其中Lu-HHTP在低还原电位以-1.2 V vs. RHE下反应,其电流密度超过-200 mA cm-2,甲烷的法拉第效率约为77%。同时,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稀土活性中心的f-π*共轭反键轨道诱导效应的验证与机制探究:在反应过程中,Lu的f轨道和CO的π*轨道在费米能级附近的重叠促进了CO*的吸附和随后的C-H加氢反应,从而降低了甲烷生成的过电位,实现了快速的局部电荷转移。
与前期同类工作相比,该成果利用非铜基的稀土-有机框架结构催化剂并能在较低的过电位下高效地将CO2电催化还原为CH4,并且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开辟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的全新路径。此外,利用有机框架结构精准负载稀土位点,该策略可以达到很高的原子利用率与较低的经济成本,为实现稀土材料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江西省科技厅的大力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6467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21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自然》杂志2月12日刊发了一项颠覆性催化技术突破: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例兼具超高活性与超长稳定性的甲醇-水重整制氢催化剂。该研究通过独创的稀土氧化物"纳米防护盾"技术,将铂基催化剂的持续工作时间提升至1000小时以上,催化转化数(TON)突破1500万次大关,为氢能规模化应用扫除关键障碍。研究团...
  •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20
    来源:能源学人南京大学唐少春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通过精准调控原子掺杂二维稀土氧化物能实现超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特别有趣的是,A位掺杂LaFeO3催化活性(B-LaFeO3)明显优于B位掺杂(A-LaFeO3)。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自模板策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和可控原子掺杂的介孔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纳米片(MPONs)。当稀土元素铕(Europium, Eu)掺杂LaFeO3的MPONs用作析氧反应(O...
  • 2025 - 04 - 01
    点击次数: 39
    来源:厦门大学固体氧化物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在可持续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钙钛矿型空气电极面临着活性有限、稳定性差和电化学性能衰减快等挑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能源学院孙毅飞副教授团队与利物浦大学屠昕教授、科廷大学邵宗平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o-expression of multi-genes for...
  • 2025 - 04 - 01
    点击次数: 37
    来源:自然资源部据Mining.com网站报道,塔隆金属公司(Talon Metals Corp)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塔马拉克(Tamarack)镍矿取得一个块状硫化物发现,可能使得现有铜镍钴资源量大幅增长。26日,公司在公告中称,已经把新的钻探结果用于资源量更新,为支撑环境许可申请,准备完成一项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中,勘探团队对以前的一个钻孔进行了检查,该孔在707.75米深处见到明显矿化,见矿8...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