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纺织大学近日,我校化工学院张健华博士与刘丽君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牟方志研究员合作在《ACS Nano》上发表题为“Generalized and Scalable Synthesis of Manganese Dioxide-Based Tubular Micromotors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的高水平论文(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1716)。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胶体微纳米马达可以通过表面反应或外部刺激(光、电、磁、超声等)获取能量来实现运动并执行任务。其中,化学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因其自主性和智能行为在生物医学和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气泡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具有超高的运动速度(可达每秒数百微米),可以增强其与废水的接触几率和物质交换能力。管状微纳米马达具有空腔结构,有利于气泡的成核、生长和喷射。这些结构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环境应用中提升它们在化学降解以及物理和化学吸附方面的速度和效率。目前,为了制备微纳米管,已经开发了多种途径,如卷曲法、模板辅助法、自组装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且难以大批量制备的问题。该团队基于静电纺丝,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大批量制备MnO2基复合管状微米马达(MnO2-TMs)的普适性方法,并实现了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源于基...
发布时间:
2024
-
10
-
28
浏览次数:77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共计授奖214项(人),恭喜以下稀土应用项目获得殊荣!自然科学一等奖1、基于微结构调控的镁合金强韧化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高分辨遥感卫星热管理用陶瓷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点击下方链接查询完整获奖名单,看看还有什么稀土应用获奖?↓↓↓↓↓↓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10
-
25
浏览次数:147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王楠林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准二维电荷密度波体系EuTe4中利用超快激光实现了电子极化态的全光学操控,主要体现在室温下其二次谐波信号及电阻出现可逆非易失变化,其中Te原子层的极性反转及层间多种堆叠序或许是关键因素,此现象为新型超快电子设备的开发带来了新启示。2024年10月17日,该成果以“室温下对电荷密度波体系中极化态的非易失光学操控”(Room-temperature non-volatile optical manipulation of polar order in a charge density wav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10
-
25
浏览次数:88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质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可再生碳资源。面对日趋严峻的化石资源和环境问题,生物质资源因具有可再生性和碳中性等特点而在开发利用方面备受关注。生物质存在大量以C-O单键或C=O双键形式存在的键合氧,难以直接用于化学化工行业。因此,通过催化转化过程将生物质中的C-O键定向转化,获得二元醇、氨基醇和羟基酯等高值含氧化学品并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反应体系是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可再生碳资源催化转化组致力于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转化利用,发展了系列生物基高值化学品的催化合成技术。近期,该课题组以半纤维素衍生下游产品——四氢糠醇为原料,构建了具有氧化物/金属-反相结构的稀土基非贵金属Ni催化剂(4CeOx/Ni),并利用氧化物-金属界面的电子结构调控实现了特定C-O键的高选择性氢解断裂,高收率获得了1,5-戊二醇。该催化剂体系能够将系列木质纤维素基平台化合物及废塑料选择性转化为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研究表明,4CeOx/Ni反相催化剂中,稀土氧化物与金属镍之间强电子相互作用诱导了界面富电子Ni-VO-Ce催化位点的生成,增强了其对特定醚C-O键的选择性吸附,并促进了界面活性Hδ?物种的形成。同时,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C-O键氢解速率。上述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金属-氧化物界面电子强相互作用的认识,为生物质和废弃塑料高值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
10
-
25
浏览次数:98